一、灾情概况
2024年,我省不同程度发生了干旱、洪涝、地质、台风、风雹、地震、低温冷冻、雪灾、生物等灾害,共造成16个州(市)127个县(市、区)638.1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78人,紧急转移安置36762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373.23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33.37千公顷;房屋倒塌703间,严重损坏1098间,一般损坏14066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6.5亿元。
二、分灾种情况
(一)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共造成16个州(市)120个县(市、区)237.44万人次受灾,紧急避险转移32201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8601人次;农作物受灾133.03千公顷,其中绝收18.06千公顷;房屋倒塌97间,严重损坏514间,一般损坏3255间;直接经济损失44.39亿元。
(二)风雹灾害
风雹灾害共造成16个州(市)116个县(市、区)136.26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8人,紧急避险转移1131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04人次;农作物受灾117.82千公顷,其中绝收9.93千公顷;房屋倒塌18间,严重损坏52间,一般损坏5824间;直接经济损失17.48亿元。
(三)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共造成15个州(市)48个县(市、区)7.93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70人,紧急避险转移21467人次,紧急转移安置9081人次;农作物受灾1.98千公顷,其中绝收0.19千公顷;房屋倒塌586间,严重损坏375间,一般损坏1965间;直接经济损失15.17亿元。
(四)干旱灾害
干旱灾害共造成14个州(市)95个县(市、区)238.66万人次受灾,因旱饮水困难需救助69.18万人次;农作物受灾109.71千公顷,其中绝收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09亿元。
(五)台风灾害
11号台风“摩羯”共造成8个州(市)36.48万人次受灾,因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导致死亡3人;紧急避险转移32890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3878人次;农作物受灾16.05千公顷,其中绝收3.23千公顷;房屋倒塌177间,严重损坏380间,一般损坏2166间;直接经济损失24.59亿元(占全年全灾种直接经济损失28.43%)。以上数据与“(一)洪涝灾害”“(三)地质灾害”两部分有重叠。
(六)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共造成7个州(市)14个县(市、区)3.8万人次受灾,紧急避险转移102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080人次;房屋严重损坏147间,一般损坏2971间;直接经济损失1.21亿元。
(七)低温冷冻
低温冷冻灾害共造成6个州(市)12个县(市、区)3.69万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5.57千公顷,其中绝收0.1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0.4亿元。
(八)雪灾
雪灾共造成2个州(市)6个县(市、区)1万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1.03千公顷,其中绝收0.02千公顷;房屋一般损坏1间;直接经济损失0.24亿元。
(九)生物灾害
生物灾害共造成9个州(市)15个县(市、区)2.71万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1.14千公顷,其中绝收0.2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0.23亿元。
三、灾害特点
(一)干旱灾情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但损失较近年相对轻。上半年全省大范围遭受持续性干旱,至五月底,大部旱情基本解除,8—10月部分地区有零星旱情出现。受灾人口、因旱饮水困难需救助人口、直接经济损失较近五年均值相比分别下降51.09%、41.31%、82.43%。
(二)地质灾害频发,局地损失较重。全年共接报地质灾害100起,较去年增加38起、上升61.29%。其中:红河州金平县9月7日至9日普降暴雨、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导致各乡镇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紧急避险转移19773人次,紧急转移安置6475人次;房屋、农作物、水产、工矿企业、学校、卫生站所及道路、通信管网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11.93亿元(占全省全年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78.64%)。
(三)强降雨、强对流天气频发,洪涝、风雹灾害多发。全年共接报洪涝灾害831起、风雹灾害638起,与去年相比分别上升26.48%、70.13%。洪涝、风雹灾害共造成全省16个州(市)125个县(市、区)373.71万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1.9亿元。
四、典型灾害应对情况
有力应对全省大范围旱灾、昭通镇雄“1·22”滑坡、昭通鲁甸“4·06”4.9级地震、11号台风“摩羯”等灾害,特别是镇雄“1·22”滑坡、11号台风“摩羯”影响期间,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24小时全天候轮班指导报灾,确保灾情数据准确有效,并及时协调下拨救灾资金物资,为救灾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镇雄“1·22”山体滑坡灾害
灾害造成镇雄县塘房镇296户1378人受灾,死亡44人,受伤2人,转移安置1334人(集中安置757人,分散安置577人);倒塌房屋51户371间、辅助生产用房98间,牲畜死亡48头,道路、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1.45亿元。
灾害发生后,省级第一时间启动自然灾害救助二级应急响应,省委书记王宁第一时间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及李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要求,省长王予波率省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当日中午赶到现场,指导抢险救灾工作。灾害发生以来,各级及时下拨救灾资金物资,统筹用于做好应急救援、受灾群众救助、灾区恢复重建等工作。
(二)9月上旬受11号台风“摩羯”影响,我省多地遭受台风灾害,并同时引发洪涝、地质灾害,转移安置人数较多、损失较重
2024年第11号台风“摩羯”是继2014年台风“威马逊”之后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我国大陆地区的最强秋台风。9月7日,11号台风“摩羯”及其残余云系开始影响云南,9月10日夜间影响基本结束,过程期间,云南中部和南部出现明显降雨,其中南部出现大到暴雨,局地特大暴雨,为近10年来影响云南最强台风,全省局地发生严重洪涝、地质灾害,造成红河州、文山州、西双版纳州等8个州(市)36.48万人受灾,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导致3人死亡、1人受伤,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59亿元。针对台风“摩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迅速作出批示,要求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坚持“两个至上”,树牢底线思维,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加强监测预警和分析研判,突出抓好在建工程、景区景点、水库电站及临时设施等的安全防范,严格落实“1262”机制,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确保人员、城市运行、乡村、交通运输及农业生产安全,最大程度减轻灾害影响,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省级相关部门派出工作组深入受灾地区查看灾情、指导防范应对和抢险救灾工作。